德国职教改革基本理念(二)
[WWW.CETTIC.CN 来源: 职业教育网 发布日期: 2009-07-31 ]
二、培养途径的差异性
由于职业教育的对象,在社会地位、家庭背景、文化水平、身体与生理发育等方面不尽相同,因而其对职业教育学习内容的理解、对职业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发展潜力方面,必然存在很大差异。
对象的差异性所决定的政策的多样性,又表现在三个方面:第一,对社会不利群体,包括残疾人(身残、智残)、妇女及外籍人子女应采取职业教育促进措施。例如,对那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确有困难的青年,德国将允许其只参加结业考试的实践技能部分,考试通过后为他们核发相关部分的培训证书。第二,对“职业精英”,即那些在职业实践活动领域里具有强烈悟性的青年人,则实施“职业英才”教育,培养一大批“行家”、“里手”型的具有“绝活”的职业人才。例如,对动手能力强的青年,将指导他们选择需要更多精湛技能的培训职业,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。1992年至1997年,国家用于职业英才教育的费用高达1.58亿马克,有1.2万青年获得资助。第三,对发展较为全面,即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及职业技能的掌握都比较好的青年,则采取更高层次的促进措施,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基础。例如为接受能力强的青年增加提高性的培训内容,传授所谓“附加性”的知识和技能;开设既可获得职业教育证书,又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的“双证制”中学等等。
三、专业设置的现代性
为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更高要求,职业教育里的专业设置,即培训职业的设置,要更具现代性。新时期专业设置的现代性将从两个方面着手:
第一,要在增长迅速的就业领域里开发新的培训职业。目前,国际公认在下述领域将产生许多新兴职业:与媒体相关的工业领域:电子媒体、多媒体、远距离通讯、数据处理;与环境相关的工业领域:如环境保护、污水处理;与产品相关的服务领域:运输、后勤、售后服务;与人相关的服务领域:如休闲、旅游、体育和健康与老年护理等。
为此,近三年来针对上述经济领域新设置的培训职业达到28个,其中1997年,信息与通讯领域新设置的四个所谓IT职业,即信息与通讯系统电工、信息与通讯系统商务员、专业电子信息处理员、电子信息处理商务员,是新典型新专业(培训职业)的代表。前三个职业是针对信息与通讯领域里的生产企业的,后一个是针对信息与通讯技术应用单位的。其现代性突出表现在:课程方案一改“职业基础教育、职业专业教育、职业专长教育”的三段式结构,创立由“职业核心教育、职业专业教育”组成的所谓渗透式结构。其中,职业核心教育约占三年培训时间的一半,由电子技术、数据处理与企业经济三方面内容的集成,适用于所有四个专业。余下的一半时间则在上述跨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实施职业专业教育,突出本专业的特点。这种课程结构的长处在于能通过模块式课程方案,促进理论的实践性转换、构建跨专业思维、培养跨职业能力。
第二,要加速现有培训职业的现代化。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新要求在职业教育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学习目标的四个“导向”:用户(顾客专门要求)导向、过程(经营和生产过程)导向、服务(售后成套服务)导向、项目(非批量与个性化)导向;教学培训的四方面内容:技术(创新及高技术)内容、商务(管理)内容、信息(计算机)内容、通讯(网络)内容;教学过程的四种联系: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、职业体系与学科体系、整体性计划与过程性观察、职业活动的复合性与职业领域的专业性。
近几年来,德国已对73个培训职业(专业)进行了修定。修定后的专业,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更加现代化,更具有时代性。如建筑行业,由于建筑领域里工程承包逐步由总任务分配向“子”企业转包。从劳动的性质来看,对工程质量以及各子企业间协调的要求更高,对工程流程的计划与准备工作增多,专业化更强。从劳动的形式来看,由于建筑机械与建工仪表的使用增多,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增强,相应的体力劳动却逐步减少,要求劳动者的判断力以及责任心更强。这就要求对原有培训职业的划分进行修订。从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,原有的14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建筑行业的需要,所以专业名称未作改变,但其专业构成的内容与结构则有了很大变化。多年来采用“职业基础教育、职业专业教育”的两阶段分流型结构修订为“职业基础教育、职业重点教育、职业专长教育”的三阶段贯通型结构,强调了专业化。(作者:教育部职教中心所 姜大源)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