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:重庆日报全媒体
智能和技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,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、加强产教融合,培养更多智能人才、技能人才,为建设“智造重镇”“智慧名城”提供有力保障,是我市技工教育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。
作为技工教育发展的“顶梁柱”,技工院校教师“扮演”极为重要的角色。他们是照亮学子人生路的擎灯者,以丰富的理论知识、娴熟的操作技能躬耕教育和行业一线;他们也是勇立教育改革潮头的弄潮儿,以不破不立、融合创新的手段潜心培育时代工匠。
本期“名师?名校?名校长”——重庆市技工教育“三名工程”大型系列报道活动之“名师微论坛”栏目,邀请到我市三位技工院校“双师型”教师,来看他们如何兼顾学校与企业,打通技工院校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能手、工程师之间的转换障碍,借力产教融合的多元培养培训平台,成长为师德高尚、技艺精湛、专兼结合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“双师型”教师。
名师观点》》》
重庆五一技师学院教师何正伟:
双师型教师,双职称、双素质,文能提笔上讲台,答疑解惑;武能穿上工作服,一线生产。当我还是新进年青教师时,学校就对我们那一批教师抱以极大期望,列为重点培养对象,培养目标定位于一专多能、理实一体。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,每年寒暑假委派我们去不同的企业实践,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,参与企业的生产。回归教学后,撰写企业调研报告和实践总结,并结合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和发展需要,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。同时让教师参与企业新员工的培训,促使教师教学能力提高,成长为能担大任的双师型教师。
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也被应用于技能人才培养中。我们在企业实践中成立了技术攻关组,让学生全程参与企业老旧设备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工程,提前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,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,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。同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,将技能转变为生产力,为企业创造了价值,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。
重庆万州技师学院教师谭静:
作为一名船舶驾驶专业双师型教师,我本着“产教融合,工学一体”的职教理念,通过引导教学、演示教学、情景教学、任务驱动等方法,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。在教学课堂上,坚持以“学生为主体,教师为主导”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;在教学过程中,采用工学结合、理实一体化方式,利用网络学习平台、微课、工作页等教学资源,有效保障教学过程顺利实施;在教学情境中,利用学校实训场地,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,最大程度上还原船舶真实工作场景,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。
近年来,通过深入学习研讨和大量实践,我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,在教科研方面成绩突出,在主研市级课题、编制人才培养方案、编制一体化教学教材等方面均有成效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积极带领学生登船体验学习和顶岗实习,促进航运系与万州航运协会深入合作,让学生的知识、技能、素养能力都得到提升,毕业时能更好适任船员岗位。
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教师马国强:
在我看来,作为“双师型”教师,不仅要掌握独到的教学方法,还要在校企合作、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在校企合作方面应起骨干作用,积极参与中小微型企业的产品研发、工艺改进、新技术应用、员工培训,甚至产品营销等工作。
在专业建设方面起到带头人作用,参与行业企业调研,邀请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发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专业、构建或修订课程体系、编写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、开发或修订一体化课程标准、制定实训室实验室建设方案。
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德技双表率作用,做好 “传帮带”,帮助年青教师快速成长。要推广先行先试先进的职教理念、先进教学模式和先进教学方法,要创新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、产教融合、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。要敢于承担教育教学中难点重点问题的研究与解决。要积极参加技能大赛的比赛,并担任年青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大赛指导教师,培养更多的优秀年青教师、学生或未来的技能大师。